看似正常的水質中,實則含有大量有害化學物質。尤其是在化工、紡織品、紙張和包裝、涂料、建筑產品和醫療保健產品等領域,新式的各類生產方式和包裝也可能會帶來新型的有害物質。水質監測是一種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、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、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。水質監測的范圍較為廣泛,從未污染和已被污染的天然水到化工企業的廢水排放等。
當前,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強和投資規模的擴大,我國水質監測行業市場前景良好,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。除了政策推動,相關技術的應用也為水質監測行業提供助力。隨著物聯網、云計算和智能應用等新一代數字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加速集成,網格和智能的發展也為水質監測行業注入了新的動力。
將水質監測行業產業鏈分為上中下三類,上游包括各種水源(如地表水、排污排廢等),中游包括水質監測設備和水質監測運營服務,下游包括環保部門、水利部門、供排水公司以及各個污染源企業等等。
從細分領域來看,水質檢測可分為水質檢測設備和水質檢測運營服務。近年來,受益于環保相關政策的影響,監測設備市場發展迅速,尤其是水質檢測設備。數據顯示,我國水質監測設備銷量達19345臺(套),同比大增86.3%,占全國環境監測產品銷量的34.2%,是第一大環境監測產品種類。
在水質檢測設備中,物聯網傳感器廠商更占先發優勢,靈活性更大。在國內已經有不少傳感器廠商已經不僅僅是提供傳感芯片和模組,更多的是通過自研適配相關場景的傳感器設備,通過自研的通用云平臺,給客戶提供一套完整的水質檢測解決方案。
水質檢測空氣站點從1436個增加到近1800個,填平補齊了城市站點;地表水斷面從1931個增加到3700個,實現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、地級及以上城市、重要水體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區“四個全覆蓋”。海洋監測點位也整合優化到1400個,水質檢測實現近岸與近海統籌。
目前水質監測設備市場處于良性競爭狀態,沒有出現在水質檢測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廠家,市場呈分散化形態。目前規模相對較大的企業有聚光科技(杭州)股份有限公司、瑞士ABB公司、德國西門子公司、美國哈希公司、美國熱電公司、日本島津公司、宇星科技公司等。
環境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的需求將趨于旺盛,中國環境水質在線監測市場將實現快速發展,市場潛力巨大。綜合以上廢水污染源監測系統和地表水監測系統的市場前景預測,預計2025年將超過160億元。隨著國內傳感器企業以及分析技術快速發展,水質檢測將逐漸向小型化、實時性、柔性化定制方向發展。